胆囊结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胆结石是怎么产生的 [复制链接]

1#

胆石病(cholelithiasis)是指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结石的种类和成分不完全相同,临床表现取决于结石是否引起胆道感染、胆道梗阻及梗阻的部位和程度。胆石病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往往是由于胆汁郁积,胆道感染或胆固醇代谢失调形成结石所引起的一种临床病症。

胆结石的分类

1.按结石发生部位分类:

(1)胆囊结石(2)肝内胆管结石(3)总胆管结石

2.按结石成分分类:

(1)胆固醇结石(2)胆色素结石(3)混合性结石

胆囊结石的主要成分为胆固醇或胆色素,还有少量比例不等的钙盐、黏液糖蛋白等。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包含三个连续性步骤:胆汁胆固醇过饱和、胆固醇结晶析出、在促核形成因素作用下聚集并逐渐形成结石。胆色素结石可分为黑色色素结石和棕色色素结石,前者多原发于胆囊,而后者多原发于肝内外胆管。胆色素结石的本质是以胆红素与多种金属离子如Ca2+、Mg2+形成的鳌合形高聚物[1]。

胆汁是肝脏持续分泌产生的,胆囊只是储存和浓缩胆汁的器官。胆汁的形成对于脂质的消化十分重要,通过胆汁的直接排泌或转化为胆酸除去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胆汁含有水、胆盐、胆固醇、胆色素、磷脂等多种成分,当各个成分比例失调时,随着水分不断被吸收,胆汁浓缩或淤积容易产生沉淀,析出胆固醇结晶,久了久之形成结石。

胆结石属中医“胁痛”、“*疸”范畴。《内经》、《金匮要略》及后世众多医著均对其有所阐述。中医学认为,胆附于肝,有经脉相互络属,肝胆互为表里;胆汁由肝之精气所化生,胆汁的化生和排泄由肝的疏泄功能控制和调节;胆为六腑之一,以通为顺[2]。《灵枢·九针》载:“胸气,胆为怒”认为气郁是引起胆石病的主要原因。肝失疏泄,胆汁生化失常、排泄不畅,淤滞日久,聚而成石。肝和胆疏泄功能失常是胆结石的基本病机。

在中医药的治疗方面,中药单品金钱草、郁金、茵陈、陈皮,中药复方三金排石汤、利胆排石汤、金*益胆颗粒等[3],能够通过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调节并维持胆固醇和胆红素等代谢的正常化,可以调节胆红素代谢平衡,改善病理性胆汁成分,降低胆汁中的胆固醇以及Ca2+的含量,促进胆汁分泌防止胆石症的形成,达到阻止致石因素诱发结石形成的目的。

结语

胆石病的发生既有遗传因素又有环境因素,后者主要是饮食起居不节,情志内伤,感受外邪等因素。因此,想预防胆石病需做到饮食起居有节;喜食肥甘厚腻,喜静少动等都会日久伤脾,引起湿热内生而生病。同时适量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内气血流通,增强胆囊收缩功能从而有效预防胆石病的发生。另一方面情绪的调节也同等重要,《灵枢·百病始生》曰:“百病生于气”,情志病易伤肝、心、脾,导致肝失疏泄、气机失调、胆汁生化失常、排泄不畅,久而生病。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调饮食、慎起居、畅情志,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对胆石病的预防尤为重要[4]。

猜你喜欢:

两种肠息肉很容易恶变,发现了最好切除,别再一拖再拖

人为什么要切除胆囊?胆囊切掉了之后,会给身体带来什么影响?

输尿管结石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